倒排索引,这一术语源自实际需求——根据属性值快速查找相关记录。其核心在于,索引表中的每一项不再以记录为中心,而是围绕属性值展开,记录所有包含该属性值的记录的地址。这种“由属性值查找记录”的方式,与传统“由记录查找属性值”的方法相反,因此得名“倒排索引”。采用倒排索引的文件,我们称之为“倒排索引文件”,或简称“倒排文件”。 倒排列表的深入解析 倒排列表,作为倒排索引的重要组成部分,专门用于记录哪些文档包含了特定的单词。在庞大的文档集合中,一个单词往往出现在多个文档中。对于每个文档,倒排列表会详细记录其文档编号(DocID)、单词在文档中的出现次数(TF)以及具体的出现位置。这一系列与单个文档相关的信息,我们称之为“倒排索引项”。而包含同一单词的所有倒排索引项,则构成了该单词的倒排列表。众多单词及其对应的倒排列表,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倒排索引。 在实际应用中,为了优化存储和压缩数据,搜索引擎系统并不直接存储原始的文档编号,而是采用文档编号差值(D-Gap)的方式。即,记录倒排列表中相邻两个文档编号的差值。由于索引构建过程中能确保文档编号的递增性,因此差值总是正整数,从而有效减小了数据的存储规模。 倒排索引的核心概念 倒排索引,或称为反向索引、置入档案,是一种专为全文搜索设计的索引方法。它实现了单词到文档存储位置的快速映射,是文档检索系统中的核心数据结构。通过倒排索引,用户能够迅速获取包含特定单词的文档列表。 倒排索引由两大核心部分组成:“单词词典”和“倒排文件”。其中,“单词词典”负责存储所有单词及其对应的倒排列表的入口位置;“倒排文件”则具体存储每个单词的倒排列表。 此外,倒排索引还分为两种形式:一种是记录每个单词在哪些文档中出现的水平反向索引;另一种是更详细的,记录每个单词在每个文档中的具体位置的水平反向索引。后者虽然提供了更高的搜索灵活性(如支持短语搜索),但相应地也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时间来构建。 综上所述,倒排索引作为现代搜索引擎的基石,以其高效、灵活的特点,成为了实现单词到文档映射关系的最佳选择和最有效的索引结构。
|